今日无雪

孤臣孽子,沧海一粟

有一种说法,屈子和我是同乡?

  

屈原著名的《抽丝》诗是明证:“有鸟自南兮,来集汉北。好姱佳丽兮,牉独处此异域”、“望北山而流涕兮,临析水而太息”。  

  

司马迁《史记·楚世家》载:“周赧王二年(公元前313年),秦欲伐齐。秦惠王使张仪以奉商於六百里之地于楚为饵,劝楚亲秦绝齐。秦失信于楚。前312年,楚兴兵伐秦,与秦战于丹阳。秦大败楚军,斩杀披甲士兵八万(楚总兵十万),俘大将军屈匄、裨将军逄侯丑等七十人,遂取楚之汉中郡。楚怀王大怒,征举国之兵袭秦。在蓝田(今湖北钟祥北),楚败。韩、魏闻之,遂南下袭楚,至楚地邓。”

  

《史记·秦本纪》所载的“前312年,大破楚师于丹淅也”,就是记述的丹阳之战。  这是一段秦楚之战的历史记载。

  

据《资治通鉴》载:“战国七雄”时代,最强大的有秦、楚、齐三国,秦仗关山之险,楚以江河之便,齐因临海之利,都想称雄天下,统一中国。其中,三国又以秦的势力最大,且野心昭著。貌似强大的楚国,因居中原沃野,遭“虎狼之国”秦国的窥觑已久,楚王朝中以屈原为代表的进步贵族所倡导的“联齐抗秦”之合纵策略,是楚国不断发展、在诸侯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,且发展强盛的必由之路。但这一利国利民的英明之策,却遭到了朝中以靳尚、子兰、上官大夫为代表的、没有政治眼光的“亲秦派”的反对,并在怀王面前置屈原于不义。公元前315年,屈原的政治主张不但没被朝廷采纳和施行,而且自己也被怀王免去左徒之职,降为三闾大夫,逐放到汉北(其祖籍地),负责昭、屈、景三姓王族的管理和教育。  战国初期,秦通过商鞅变法后,迅速强大起来,其侵略扩张之野心也日益膨胀,而齐楚联盟是其首要障碍,所以处心积虑地瓦解之。

  

公元前312年,楚国被激怒而兴兵伐秦。逐放之中的屈原得知怀王中计,遂策马追赶怀王收回成命,以免祸国殃民,生灵涂炭。风尘仆仆的屈原在商於古道(秦楚古道)上的一处山岗(今西峡屈原岗)追上怀王,并不顾一切地拦住怀王的马队,双手紧扣其驾车的辕马。而怀王却意气用事,固执己见,不听劝阻,飞马一鞭,黄尘滚滚西去。屈原丹心一片,感天动地,泪洒黄土高岗,成为千古绝唱!  屈平仰天长叹: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,反信馋而齐怒。”  结果不出所料,楚国此次征秦不但全军覆没,而且其肥沃的汉中郡也被秦国占领。可谓丢兵失地,惨败而归。当怀王返回出征前屈原劝其收回成命的山岗时,方知屈子的良苦用心。可大势已去,无法挽回。《春秋左传正义》载楚王语:“悔不听屈平之言,乃有今日。” 

  

  

非原创,不代表个人观点

  

以上  

  


评论(3)

热度(21)

  1. 共4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